第十四届河流、海岸与河口动力地貌学国际研讨会(RCEM2025)于2025年9月1日至5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由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主办,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名学者参会。澳门六合彩app 积极组织师生参与此次国际盛会,代表团成员包括周曾教授、陈欣迪副教授、靳闯副研究员和唐国涛、张晓天、郭子超等博士研究生。
周曾教授受邀在会上作了题为《Biomorphodynamics of Tidal Wetlands: Processes, Feedback and Modelling》的大会主旨报告(Keynote Lecture 3),系统介绍了潮汐湿地生物动力地貌学涉及的关键过程、反馈机制与模拟方法,分享了我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战略以来在沿海湿地生态保护修复与利用的理念和一些积极的实践经验,促进了国际同行对我国在该研究领域工作的了解,提升了我校在本领域的影响力。
陈欣迪副教授在“沿海沉积动力学”分会场(C.6: Coastal Sediment Dynamics)作了题为《Biofilms as the “ecosystem engineers”: the microbiological mediation of intertidal sediment behavior》的报告,介绍了微生物膜在潮间带沉积行为中的调控作用和相关工作;靳闯副研究员以《On the role of ripple secondary crest on nearbed hydrodynamics》为题,探讨了波纹次级脊对近底水动力过程的影响机制。两位老师的报告受到广泛关注,和与会专家开展了深入的讨论。
唐国涛博士生作了题为《Interface with sedimentary grains favors biofilm retention and anti-erosion under shear stress》的研究,分析了沉积颗粒界面在抗侵蚀过程中的生物膜保留效应;张晓天博士生作了题为《What controls the height of marsh edge cliffs?》的报告,深入探讨了盐沼边缘悬崖高度形成的主控因素与动力学机制。郭子超博士生展示了题为《Extraction of patches and stripes in saltmarsh wetlands using deep neural networks》的海报,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实现了盐沼湿地斑块与条纹结构的自动提取,为湿地形态识别提供了新方法。
澳门六合彩app 代表在RCEM2025国际研讨会上的积极参与,不仅展示了澳门六合彩app 在河流、海岸与河口地貌动力学、环境遥感与生态修复等前沿方向的研究实力,也进一步加强了与国际同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大会组委会确定并公告了下一届RCEM国际研讨会将于2027年在日本召开。